正月十五
闹元宵
火树银花元夕夜,彩灯万盏熠霞流
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元宵,原意为"上元节的晚上",因正月十五"上元节"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,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"元宵节"。元宵之夜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人们赏灯,猜灯谜,吃元宵,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,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。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,只称正月十五日、正月半或月望,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。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,又称上元,唐末才偶称元宵。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。到了清朝,就另称灯节。在国外,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。
课程讲述
2月26日,陇博知行课堂开展了以“上元赏灯”为主题的社教活动,教育员小贾老师,通过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,讲述了元宵节的由来、习俗文化等知识,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聆听,不时与老师互动。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。
猜字谜游戏
|